小葱,是葱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葱、小蒜、胡葱等。
小葱在中国各地均有分布,多生长于山坡、草地或林下阴湿处。
小葱喜凉爽气候,不耐寒。
土壤以富含有机质的砂质壤土为好,排水良好,肥沃疏松的沙质壤土为佳。
一般在4~9月播种为宜。
其种子很小,发芽率低,所以采用分株繁殖法进行种植更有利于生长和产量的提高。
1、选种
选种一般是选用抗病能力强,具有商品性的葱品种。
在对大葱种子进行筛选时,要剔除那些破损、有虫眼、有烂鳞的种子。
2、育苗
当小葱种子发芽后,就可以进行播种了。
首先要将种子用水浸泡,待浸泡好后用细沙进行播种,后要将种子均匀的撒在土壤上,然后浇透水。
小葱种子很小,因此要采用间苗移栽的方式进行移植。
3、定植
定植时间以秋季9月中旬为宜。
定植方法:一般采用株距20厘米,行距30厘米,每穴栽植3~4株,栽后浇水(浇透)。
在移栽前一个星期左右要对田间进行深耕培土,以便提高地温和疏松土壤。
一般每隔15天左右追施一次稀薄的人畜粪水加适量的尿素或磷酸二铵。如果是移栽当年收获的葱,必须在土壤封冻前进行培土冻实。
培土时尽量不要使葱根露出土面,否则葱根不能正常生长而导致死苗;否则也会降低小葱的产量和品质。
4、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小葱出苗后,应及时中耕锄草,以促进幼苗生长和防止杂草争肥。
(2)追肥:在小葱的整个生长期中,需要追肥3~4次。
(3)浇水:一般播种后20天左右,植株开始生长新叶,约1个月左右开始抽薹开花;
如果土壤过干,要及时浇水保墒。
5、采收
种植时在植株出现2~3片叶的时候就可以进行采收了,一般情况下我们采用分株繁殖的方式,等到葱白长到4~5厘米的时候就可以收割。
在收获的时候,需要注意在小葱的根部不能有分叉或者折断的情况,否则会影响植株长势,从而降低产量。
收割完后需要及时进行追肥,可以每亩地施加1000公斤左右的腐熟饼肥,也可以使用一些氮肥作为辅助肥料。等到小葱生长到5~6厘米左右就可以进行第二次收割了,此时可适当追肥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