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又名粟米、粟谷。
是中国古代的主要粮食作物,也被称为粟,在山西,和陕西都有种植。
小米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钙、磷、铁等矿物质成分,有“长寿米”及“贡米”的美誉。
那么小米怎么种植呢?
首先用清水浸泡3-4小时后捞出晾干待用。
然后就是选种催芽了,可以把种子和农家肥混合使用。
最后播种在土壤中就可以了。
1、选种催芽
选种:要选择粒大、饱满的种子,防止有病虫危害,以免影响小米的产量。
催芽:选择晴天进行催芽,催芽前先把种子和农家肥一起混合均匀,然后放在25-30℃的温水中浸泡5天左右。
浸种:首先把种子用冷水冲洗几遍后再放入40-50℃温水中浸泡10分钟左右,捞出后放在15-20℃的环境下进行催芽工作。
播种:催芽时将浸种后的种子放在30-35℃的环境中进行催芽,这样有利于提高发芽率和促进根系生长,等苗高达到10厘米左右时即可播种。
注意事项:播种前一定要把种子和农家肥混合均匀,否则会影响小米正常生长以及幼苗发育。
2、整地施肥
在种植前要先施足基肥,一般每亩使用农家肥2000公斤,硫酸钾型复合肥50公斤。
将肥料均匀撒入土壤中,然后翻耕土地,接着再进行耙平做畦。
播种前3-5天要在畦上开沟施肥。
播种前一周要施好追肥,每亩使用尿素20公斤,最好用磷酸二铵兑水后均匀喷洒到沟内,然后再进行条播。
当苗高10厘米左右时便可以移植到田间了,移植后浇水一次即可。
在整个生长期要进行三次追肥:第一次在播种之后7-10天开始追肥;第二次于2-3片真叶时施用;第三次是在抽穗前5天左右施用。
3、播种管理
在选择好的地块上,施足底肥。
在土地解冻后即可播种,一般在3月下旬到4月上旬播种,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前或者推后2-3天进行播种,播种量为每亩5公斤。
播种后及时浇水,然后在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进行间苗,原则是去弱留强,一般每亩留苗3000-4000株左右。
4、病虫害防治
(1)褐斑病:发病初期,病叶变黄枯萎,病株上部叶片萎缩,最后全株枯死,造成减产。
防治方法: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间隔7-10天喷1次即可。
(2)蚜虫:主要危害叶片、嫩梢以及花穗,可采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90%敌百虫8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3)小地老虎:主要危害幼苗及成株。
防治方法: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1500倍液灌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