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笋又名雷公竹、凤尾笋等,属禾本目凤尾科雷竹属。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性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较强。
我们可以从市场上买到雷笋来种植,那你知道雷笋怎么种植吗?
雷笋种植时先选择土壤肥沃、疏松,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壤土来种植。
如果土壤粘性太大或者板结程度较高不利于竹子生长了,可以在土壤中加入一些有机肥来改良土壤的肥沃程度,增加有机质的含量。
然后在土地上开出3-4厘米深的小沟或者是浅沟,并在浅沟内施入适量腐熟的农家肥或者磷肥和复合肥。
然后将挖好的坑放入事先准备好的营养土中,之后把雷竹笋种进去就可以了。
雷笋喜光照充足、温暖湿润气候条件下生长繁殖,在温度为25-30℃时长得最快最旺,当气温降至10℃以下或超过35℃时生长就会受抑制甚至停止生长。
1、整地作畦
选择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排水良好,通风透光的沙质壤土作为种植地。
把选好的土地深翻25厘米左右,然后施入基肥。
基肥可以选择腐熟的农家肥或者磷肥和复合肥混合均匀后施用,然后整平做畦。
2、栽种
雷笋的栽种方法一般是用种。
种时挖出雷竹笋,每隔2~3株栽一棵,栽植深度要比土浅10~15厘米,栽好后在旁边栽一株草做盖草皮用的小土堆。
栽种完成后先浇定根水,然后再用土把小土堆压实。
雷笋属于短日照植物,在冬季和春季都是可以生长的。
种植雷笋的时候要注意土壤水分、温度等问题,在种植之前先施足基肥。
3、管理
雷笋生长期间需要注意的就是要及时的给竹笋进行除草,的时候要在竹笋生长期间一天进行多次锄草,如果发现竹笋已经长得太大了就需要拔掉。
雷笋在生长期中容易遭受病虫的危害,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这些病虫害,发现病虫害一定要及时的处理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雷笋还会发生立枯病。
雷笋怎么种植就讲到这里了。
雷笋喜温暖湿润气候,对温度要求较高,在温度低于10度以下或高于30度以上都会停止生长,并且容易死亡,所以要注意在土壤温度低于10度以下就不能进行种植了。
4、病虫害防治
雷笋的病虫害较少,一般没有严重的病虫害发生。
防治原则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①、农业防治:注意合理密植和科学管理,加强肥水管理,以增强树势;②、生物防治:注意清除田间杂草,减少病虫滋生的场所;③、化学药物防治:及时地喷洒农药防止病害发生,用20%速灭杀丁乳油800倍液或2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喷洒。
④、物理和化学方法防治:物理和化学方法主要是采用银灰色塑料薄膜进行覆盖防寒保暖、悬挂黄板诱杀蚜虫和利用黄板诱捕等。
5、采收加工
雷竹笋在每年的3月下旬至4月初进行采收,但一般在3月上旬就可以进行采割了。
采收时要轻挖、轻拿,防止折断竹子。
加工时先将笋皮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再切成长度为15厘米左右的笋条即可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