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又名白芷根,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有止血,消肿止痛的功效。同时还能起到美容养颜的作用。
白芷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地区。其种植方法有种子播种和根茎栽植两种方式,但是大多数人都是选择人工播种方式来进行种植。
那么,白芷应该如何种植呢?
一、白芷繁殖方法
1、种子繁殖:白芷一般采用种子繁殖,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进行播种,将白芷种子撒在整好的苗床上,用水浇透。
2、分株繁殖:在6月下旬到7月上旬进行移栽。
在栽培之前,要先挖好穴并施入有机肥后进行回填。
3、根茎栽植:由于这一时期白芷植株生长旺盛,根长而粗,且具有分枝生长,所以要想获得高产需采用根茎栽植法。于6月下旬至7月上旬将茎基部挖出并剪去部分根茎,然后按行株距3米×2米或3米×1米开穴,每穴放入3-4粒种子即可。
4、压条繁殖:如果白芷生长健壮、根茎粗壮且没有病虫害时可进行压条繁殖,即在8月上旬或9月中旬进行压条育苗后再将其分株移栽至田间即可。
5、种子繁殖:一般于3月上旬至4月上旬时进行种子的采摘处理后将其晒干并磨成粉,然后用10%硫酸铵溶液浸泡2小时后与草木灰混合搓出种子备用;也可把白芷的根洗净晾干后用0.1%的硫酸铜溶液浸泡5分钟左右(用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或采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分钟后取出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备用。
二、白芷栽培技术
1、选地:白芷在选好的土地上,应该进行深耕,将杂草、石块和草根全部清除掉,然后施入腐熟的有机肥做底肥。
2、整地:白芷栽培前需要进行翻地,一般每亩的土地需要施入腐熟有机肥料2000~3000公斤。
然后进行深翻,将地里面多余的杂物全部清除干净,并且将土壤翻耕耙细,把土整成宽100厘米左右的高畦状,同时要挖好排水沟。
3、播种:白芷播种时要将种子浸泡半个小时左右之后捞出进行播种。
然后盖上一层2厘米左右厚土壤,上面再覆盖上松针或者是杂草等疏松物品作为保湿保温措施。
4、田间管理:白芷一般需要一年一次中耕除草,一般在5月初进行田间除草工作。
另外还需要适当的浇水,一般一个月浇水一次即可。
三、田间管理
1、除草:白芷的除草工作一般在出苗后的2-3年内,主要是进行中耕、除草,以促进幼苗生长发育。
2、追肥:一般在幼苗出齐后便可以追肥了,一般每亩地施入腐熟的人粪尿1500公斤-2000公斤之间,再加入尿素5公斤左右。
3、排灌:白芷在生长过程中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但又不能积水过多。
4、培土:当白芷出苗后大约2-3个月时,根茎就开始肥大生长,这时要进行培土。
5、浇水与排涝:在整个生长期中都应该保持土壤湿润的状态,一般每年在3-4次左右的灌溉和浇水工作中进行。
6、整枝:白芷是有主根的植物,所以一定要及时的整枝一次再移植大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