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内容简介:
李炳是盛清时期扬州的一位医生,生前虽医技高明,却得不到当时主流社会的认可,但身后却因某些偶然性的机缘而被后人所记忆.从李炳的医疗人生及时人的观念和心理来看,其之所以不能为当时主流社会所认可,并不只是像现在文献中记载的那样是因为他关心穷人,医德高尚,更重要的还是缘于他不合于时的性情.而他之所以能被后人记忆,首先是因偶尔结识著名学者焦循并终获焦发自内心的赞赏和感激,随后又因为经焦循整理的遗著抄本在二十世纪有幸为著名医家裘庆元收藏并被收入丛书出版,从中颇可反映出当时医生医名获取及其流传的社会文化机制。
人物简介:
余新忠,1991年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历史系毕业,获学士学位。2000年6月南开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毕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2003年10月至2005年9月,在日本京都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任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暨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入选教育部2010年“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1年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主要从事明清以来江南区域社会史和医疗社会文化史研究。已出版《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一项医疗社会史的研究》和《中国家庭史·明清卷》、《清代卫生防疫机制及其近代演变》等专著4部 、《清以来的疾病、医疗和卫生——以社会文化史为视角的探索》等编著3部、《瘟疫与人》等译著1部,在《历史研究》、《东洋史研究》(日本)、《近代史研究》和《史学理论研究》等刊物上发表中、英、日文论文80余篇 。博士论文《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入选“2002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清代卫生防疫机制及其近代演变》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库”,《中国家庭史》(合作)获第五届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一项医疗社会史的研究》获天津市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著作类),《嘉道之际江南大疫的前前后后——基于近世社会变迁的考察》天津市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论文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