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又名姜根、姜子、山姜等,是重要的调味蔬菜之一,可用于烹调及作食品添加剂使用。
生姜的块茎含丰富的淀粉、脂肪、蛋白质、维生素C和铁、钙等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其味甘,性微温,有发表散寒,化痰止咳的功效。
我国栽培生姜已有数千年历史,在世界上也享有盛名。
生姜种植一般采用种子繁殖。
生姜对种植环境适应性强;喜湿润而不耐涝;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土层深厚而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最好;在中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
一、选地整地
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保水保肥的砂质壤土地块。
在播种前7-10天结合整地施足基肥。
在土壤深耕时,每667平方米施腐熟厩肥或堆肥4000-5000公斤。
二、播种
在育苗床中,根据生姜的品种选择,按要求开好穴(每穴播种2~3粒),用种姜蘸泥的混合土(每穴1斤)覆盖在种姜上,再用泥块覆盖2~3厘米厚,使土壤保持湿润,待姜芽出土后即可进行种植。
播种前将选好的种姜经过低温处理催芽后再进行播种。
(1)选地与整地:选择土质疏松、地势高、排水良好的地块作为育苗基地。
(2)整地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基肥占70%左右,种姜要求肥嫩无病虫害;一般每亩施有机肥1500~2000千克、硫酸钾2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和复合肥100千克;细土加复合肥15千克作底肥。
三、田间管理,及时除草施肥
由于生姜是浅根系作物,根系分布很浅,且须根很少。因此在追肥时要特别注意,追肥时以腐熟的人畜粪尿或人粪尿加水稀释后浇灌,施后盖土5厘米左右。如果追肥不当,不但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还会使姜块腐烂。在整个生育期要适时浇水、除草和培土。
生姜对水分要求较高,但不耐涝,因此在苗期应少浇水;姜块生长后期应适当控制浇水以防植株早衰;生长后期(霜降以后)应注意培土以防块茎开裂。
四、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
对地下害虫如姜蛆,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90%敌百虫800倍液喷杀;如姜瘟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喷洒防治。
生姜一般在霜降前后成熟,应适时收获。当叶片枯萎时为姜块茎迅速膨大期,要避免烈日曝晒,并防止雨淋。
五、适时采收,延长上市期
在生姜采收前20天左右,应停止浇水、施肥和培土,待土壤变干变硬时即可采收。
生姜采收标准:一般在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当根茎上部叶片枯萎、茎秆发黄,茎叶变黄时,便可开始割蔓采收。
但对于不能在高温下连续作业的生姜生产地(如北方地区)或在干旱地区,则应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进行分期采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