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根的种植时间一般在每年的三月到六月,种植时间不能过晚,否则容易导致韭菜根生长过快,影响其产量。
另外在韭菜根进入生长期之后,要及时进行追肥。
种植过程中也要注意浇水问题:如果温度太高或者土壤水分过多,都会导致韭菜根出现干枯死亡的情况。
如果出现了死苗,要及时将其拔起并重新种植,避免韭菜根死亡。
1、适时育苗
育苗时间一般在每年的四月下旬到五月上旬之间,这时温度较高且较为湿润,有利于其出苗和生长。
苗床要选择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并且富含有机质的地块,整地时要施入充足的基肥。
每亩苗床可播种10-15公斤。
播种前用清水浸泡一天,并充分搅拌后再进行播种,可提高出苗率。
韭菜根育苗时一般每隔三到五天就要进行一次浇水和追肥工作,确保土壤湿润,且不能出现干旱情况。
2、合理密植
一般采用撒播的方式,按照行距和株距为25厘米,每亩播种量为150~200克左右。
为了保证韭菜根出苗率,要在播种前做好育苗工作,一般每畦上要先放一块遮阳网,以起到降温、保湿、防雨等作用。
待韭菜根出苗后再把遮阳网撤掉,并适当进行浇水,保证水分充足。
当韭菜根长出了2~3片真叶时可进行间苗工作,不能过早,否则会造成韭菜根生长不良的情况。
3、科学追肥
韭菜根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养分,因此要及时进行追肥。
在播种之后15天左右,就可以追施一次腐熟的有机肥,用量为每亩地施用腐熟有机肥3000公斤、尿素10公斤左右、硫酸钾5~7公斤。
等到韭菜根生长到10厘米以上时可以再追施一次速效性氮肥为12~15公斤,用量为每亩地施用尿素7公斤左右。
在韭菜根生长过程中,还要注意中耕除草,使其根部保持透气良好的生长环境。
在后期浇水时可以适当加入一些磷酸二氢钾,可以有效促进韭菜根的生长发育。
4、适时收获
在韭菜根收获之后,就要及时对其进行收割,并把韭菜根收进地里。
如果韭菜根长得过高,就会影响到产量;如果出现了枯黄现象,就要及时将其收割起来。
在收获时应该避免阳光的直射,以免把根系灼伤。
在收割时,要根据韭菜根长得的高度和重量来决定割的时间。
一般情况下都是割到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