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菊是一种一年生的草本植物,一般在每年的10月份左右进行播种。
将种子放在温水中浸泡3~4个小时,然后取出用清水清洗,在阳光下晾晒。
将种子取出以后,放置阴凉通风处进行催芽。
将催芽后的种子播种到土壤中即可。
将栽培土壤填入花盆底孔中,填好之后将雏菊放入花盆内。
填土后要用手压实土壤,保证土壤与花盆底部之间有空隙可供雏菊生长。
每天浇一次水,保持土壤湿润即可,需要注意的是每天浇水的时间不宜超过8小时。
雏菊花可以用分株或播种方式进行繁殖,而在秋天播种比较合适,到了冬天会休眠进入到第二年春天萌发生长。
1、取出种子
雏菊种子一般在10~11月播种,在9月份开始萌发生长,10月中旬种子就会成熟。
首先要将雏菊的种子从花盆中取出,放在阴凉通风处晾晒3~4个小时,等到种子变干,并有一层硬壳时再拿出来。
2、催芽工作
在室内放入塑料盆,将种子放入。在塑料盆中加入10 cm厚的基质,在基质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然后盖上两层塑料薄膜。
在催芽过程中保持温度和湿度,温度控制25~30℃。
3天左右就会长出新的白色根了。
3、播种方法
将栽培土壤放入花盆底孔中,用手压实底部土壤。
浇水要适量,保持土壤湿润即可。
每天需要补充光照,可在中午前后进行照射,温度在20℃左右,每天光照不少于4小时。
雏菊种子发芽的时间大约是在2~3周左右,一般播种后半个月左右就可以发芽生长了。
4、浇水管理
雏菊喜欢湿润的环境,所以在浇水的时候要掌握好水量。若是浇水过多,会导致生长不良。浇水不能过多或过少,保持土壤有一定湿度即可。
雏菊是一种耐旱性比较强的植物,一般情况下不需要经常的浇水,若是浇水时间比较长,可适当增加浇水量。
5、光照管理
雏菊种子种植以后,要注意增加光照,这样可促进生长。
到了夏天光照强烈时,要适当遮荫,避免阳光灼伤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