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形式:PDF电子书
- 图书名称: 本草品汇精要
- 出版日期: 1505
- 作者(主编): 刘文泰
- 页码: 1152
原稿本36册42卷,撰成后藏于宫中,明代未能传世。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于内库发现此秘本后,圣祖下诏摹造、校正各一部,方传于世。现已知有3种摹写全文本存世,一是清雍正间摹绘写本,现藏罗马国立中央图书馆(国内2002年九州出版社发行摄影本);二是明光宗年间(1620年)摹绘本,现由北里东洋医学研究所大冢恭男博士所购藏;三是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王道纯校正本,藏故宫博物院,商务印书馆有影印本发行。2004年华夏出版社出版曹晖《本草品汇精要》校注研究本,2005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陈仁寿、杭爱武《御制本草品汇精要》点校本(附彩图)。
《本草品汇精要》的编辑宗旨为“删证类之繁以就简,去诸家之讹以从正,天产地产煎成缎成一按图而形色尽知,载考经而功效立见”(序)。此书定稿于弘治十八年(1505),共四十二卷,分为玉石、草、木、人、兽、禽、虫鱼、果、米谷、菜共十部,共收载药物1815种,分上、中、下三品。该书稿编成后并未刊行,仅收藏于内府。至清康熙三十九年(1740),朝廷复命太医院吏目王道纯等将上述书稿重新绘录一部,并从《本草纲目》等书内吸收了一部分内容,增补了约480条,成为续集十卷。其编辑体例同原书,但不分上、中、下三品。
《本草品汇精要》书首分别以“神农本经例”、“采用斤两制度例”、“雷公炮炙论序”,引述古代有关中药学基础理论、药物炮制方法、剂型种类、配伍与宜忌等内容。对每种药物之介绍,先引《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本草拾遗》以及唐、宋医家对本草的记载,列举其功能主治。然后按“二十四则”详述各药之内容。二十四则为:名(药物名称与异名);苗(药物生长状况);地(产处);时(采集时节);收(蓄藏);用(药用部分);质(形态);色(色泽);味(酸、辛、甘、苦、咸);性(寒、热、温、凉、收、散、缓、坚、软);气(厚、薄、阴、阳、升、降);臭(腥、膻、香、臭、朽);主(主治);行(所行经络);助(相使之药物);反(相畏、相恶之药物);制(炮制);治(治疗功效);合治(合治取相与之功);禁(戒轻服);代(代用品);忌(避何物);解(解毒);赝(辨真伪)。
书中对每种药物之注释,基本上按照历代本草著作所述,并注明出处。如系编者所加内容,则以“谨按”两字标明。书末附录包括:不入汤酒药味、药味畏恶反忌、妊娠服禁、地名考正、诸药异名等内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2478923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kindle八零电子书下载官网 医学知识 本草品汇精要(放大版)【1152 页】高清扫描版 102MB https://www.yn521.cn/14880.html

